前段時間,一直在做各種各樣的市場調研,目的是要驗證對于產品開發(fā)、商業(yè)模式等各種假設,進一步深挖消費者需求,從而為品牌定位、產品方案定型、業(yè)態(tài)和體驗設計等提供切實的參考。
調研中一個很重要的假設是,“大家居”能夠提供給消費者最大的用戶價值是什么?當然會有兩個最重要的方面,這是由大家居產品本身的整體性決定的:一是一站式購齊的省心省心;二是整體性的設計和搭配所帶來的審美升級。
在這兩個核心價值中,一站式購齊實現不難,并且已經成為趨勢,而審美升級會是一個長期的需求,并且實現起來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不能一蹴而就。為什么這么說,因為中國審美教育的長期斷層和缺失,導致了中國消費者在審美上的集體無意識:不是人們不追求審美,而是對美沒有概念。時至今日,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,大眾的審美鑒別能力已經有了提升(知道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了),但審美創(chuàng)造能力(如何搭配才好看)還遠遠不夠。
那么,審美需求的滿足由誰來提供?
家裝公司嗎?顯然不是;是風口上的全屋定制企業(yè)嗎?也不是。如果(原來的)家裝公司和全屋定制能做好,也就不會有“大家居”這個新物種出現了。前面關于大家居系列漫談的文章中,我們定義過“大家居”是什么——以消費者裝修家的過程為主線,以各個過程所需的產品(服務)為單元,跨三個以及三個以上產品(服務)領域的,我們可以稱之為“大家居”。同時,這張圖也分別說明了當前參與大家居市場角逐的企業(yè)類型。大家居最為普遍的表達方式是實現單品向多品延伸,個體定制向全屋定制升級,其中,也包括了提供整裝的家裝公司。
為什么說家裝公司和全屋定制企業(yè)均無法滿足審美需求這個核心用戶價值,是因為家裝三件事——設計、施工、材料(產品)長期割裂,家裝公司負責量房和效果圖設計,材料商負責產品的測量和設計,看似誰都在提供設計,但沒有人提供整體的審美,而是為了搶到各自的訂單各自為政,但誰也不具備整體的設計和審美能力。理應擔負也能夠擔負這一重任的,唯有“大家居”,大家居的產品,不是空間規(guī)劃設計,不是某一類或兩類單品,而是完整的空間美學解決方案。
然而,在對幾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產的座談深訪中,我們發(fā)現,消費者對審美這個問題的反映并不強烈。在我們問及“你在裝修新家過程中有哪些痛點時”,大量的是對家裝公司在材料與價格貓膩、施工服務等方面的吐槽,并未過多涉及到對設計、審美更多的關注。在對于審美需求的引導性的問題、諸如“你一般在裝修的哪個階段去看、逛、選家具”,“想到裝修時,你想到的最重要的關鍵詞”、“你覺得家里的哪兩個空間一定要保持風格統(tǒng)一”等問題時,也很少有人對家居的審美表現出特別的敏感。
這既在意料之外,其實也在意料之中。
說是意料之外,因為調研很大程度,就是帶著了解消費者審美需求的目的去的,當出現的結果是消費者似乎對此不是太過在意時,有點意外。
說是意料之中,因為這樣的結果可以理解也很好解釋,不是說審美不是痛點,而是這反映了上面說的國人在審美上的“集體無意識”,服飾用品審美等可能近年來進步比較大,但家居仍未有大的提升。而且,由于消費者在硬裝過程中感受到的痛點過于強烈,也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在審美上的問題(不是沒有審美痛點,但目前而言,裝修施工服務和質量是更大的痛點)。
蔡元培先生說:一個沒有審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惡的。
畫家吳冠中先生曾經說過: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,但美盲很多。
家居消費審美升級并不是一個偽命題,消費者一定需更有設計、個性和美感的家,我們堅信,消費者的家居審美需求一定是會被喚醒的;我們也堅信,家居消費升級的實質一定是審美升級。審美需求的滿足,是大家居企業(yè)能夠提供給消費者的最大最核心的用戶價值。
市場衡量所有企業(yè)價值的尺子,就是企業(yè)創(chuàng)造的用戶價值。每家優(yōu)秀的公司,確定的核心價值都不同。每個公司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定位好核心的用戶價值創(chuàng)造,然后,定義好怎么去衡量它,接下來,圍繞著它去建設自己的組織能力。比如,海底撈是圍繞著“服務好”來做體系建設;麥當勞是圍繞著“快”來做體系建設,背后整個組織能力就是圍繞“快”做標準化和流程化。蘋果的核心價值是創(chuàng)造極致的人機交互體驗,所以會犧牲“便宜”這個維度;小米則是追求極致性價比。
大家居企業(yè)需要定位好自己對于家居消費者的審美價值,并以此構建審美創(chuàng)造能力以及審美輸出能力。只要路是對的,就不要怕遠。